珠海京师社会工作中心
2016年12月12日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民俗文化法律保护研究》, 京师山场社工受邀《木铎法萃》编辑部学术沙龙
12月5日由北师大《木铎法萃》编辑部主办的学术沙龙《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民俗文化法律保护研究》之第一期《山场的故事》在北师大励耘楼举行。山场居民、珠海市博物馆顾问吴流芳先生,山场社工黄媚作为点评嘉宾受邀参加了本次沙龙。
被誉为“珠中澳文化与经济始祖地”的千年古村――山场村,经历了社区改造与现代化的建设。山场居民为了保护山场文物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文物保护历程。在2000年珠海市文物工作小组报告中,山场村文物清单有22处保留价值的建筑,最终却只留下北帝城隍庙一处。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向城市的变迁成为一个不可逆的发展方向,但是与此同时民间文化却没有得到合理有力的保护。而在这一问题中,法律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还存在什么空缺?
在学术沙龙上,山场调研小组把前后三次进入山场社区调研的资料通过视频和图片讲解的方式向参与者讲述了山场丰厚历史文化及居民在参与山场拆迁保护工作中做出的努力。积极参与山场文物保护,被誉为“留住珠海的根“的山场居民”吴流芳先生做了补充讲解。在场的参与成员分享对山场文物被拆的反思。
在沙龙后期,北师大法律与行政学院的尹疏雨老师、袭亮老师、京师社工黄媚、珠海市博物馆顾问吴流芳先生均做了点评。其中山场社工黄媚点评道:城中村拆迁涉及到文物保护方面上法律还有很多空缺,现全国各地引发冲突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如果山场文物在拆迁前就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也许会有更多文物被保留,所以山场调研组对民俗文化法律保护的研究课题非常有意义,欢迎更多的同学继续参与调研。
现代社区建设的发展伴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经济价值与传统价值的冲突。下一期的沙龙将以为什么选择山场为样本进行调研?文化保护中法律到底要保护什么等主题进行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