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京师社会工作中心
2019年7月13日
用爱筑就一个温暖的家——京师社工运用家庭治疗模式帮助社矫人员修复家庭关系,恢复家庭动力

       案由

       张某于2018年11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缓刑,在香洲区司法局辖区内接受社区矫正。经心理测评,张某的结果显示为情绪化、敏感和防御心态。通过进一步访谈,蔡老师发现张某的情绪状态很差,且家庭关系出现裂痕。妻子现处于重度抑郁症的药物控制中,儿子被诊断为多动症,伴有抽动,一家三口现均有服用精神类药物。了解到这些棘手的情况,蔡老师多方面分析研究,制定了心理矫治方案,决定对一家三口一一展开个案辅导服务,并辅以家庭治疗。

       个案辅导,逐一攻克困难

蔡老师初次见到张某,他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焦灼的情绪,并直言“心情很不好”、“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才会触犯法律”、“家里变成这样都是我的错”……张某深受负面情绪所困。于是,蔡老师将个案介入的切入点放在了疏导缓解张某的情绪上,通过运用人本主义的倾听、共情、积极关注心理技术,让张某能尽情诉说自己在工作上的劳累与压力、生活上妻子对卫生清理的情况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责怪妻子、以及对家人患有心理疾病一事抱有内疚感。通过张某的讲述,蔡老师察觉到了张某对自身的认知是自我否定、怀疑以及茫然。于是蔡老师通过OH卡牌技术,让张某梳理并聚焦自己的困扰问题。通过问题聚焦,张某觉察出自己当前工作上的瓶颈以及职业选择的纠结,正视并顺应内心做出的决择,让张某内心的焦灼感有所缓解。蔡老师告知张某后续会对他的妻子和孩子提供心理帮扶,张某闻言后更安心了。蔡老师提供的社会支持让张某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随后的两次辅导,蔡老师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和张某一起回顾他的成长历程,寻找他脾气暴躁、情绪焦虑的成因。张某谈及父亲时情绪复杂:“他脾气暴躁、家暴妻儿、自杀早逝”,蔡老师当即引导张某反思自己,“在作为父亲的角色上,你比你父亲成功”,激发张某对父亲这一角色的思考。紧随其后,蔡老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合理情绪觉察表》,帮助张某更好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张某妻子李某的辅导上,蔡老师运用人本的共情、倾听技巧,鼓励她尽情宣泄,以疏解负面情绪。言语中李某对丈夫颇具怨言,认为丈夫在卫生要求上很苛刻,评价他有强迫症,双方对此常发生口角,这让她很痛苦。孩子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不知如何教养孩子让她很苦恼。蔡老师洞察到李某需要经营夫妻关系和育儿的技巧,于是蔡老师运用亲密关系理论引导她思索改善夫妻关系的方式方法,建议她平常看一些发展心理学的书籍以更好掌握孩子心理特点,并教会夫妻俩人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代币管理法代替打骂的方式,对孩子课业和言行方面进行有效引导。

       在张某儿子小豆的辅导上,蔡老师了解到引起孩子肢体不自觉抽动发生的情况是:张某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很害怕;与孩子情感上更亲近的母亲不在身边,回了老家,孩子感到很不安。蔡老师从中分析出小豆缺乏安全感,于是运用沙盘心理咨询和游戏疗法帮助小豆提升安全感。

       家庭治疗,恢复家庭动力

       在个案辅导的过程中,蔡老师对张某一家三口运用了家庭治疗模式介入,引入访谈、曼陀罗绘画、参与社区活动的形式,加快家庭关系的修复,恢复家庭动力。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张某的妻子表示自己原来的想法很消极和被动,现在积极了很多。夫妻双方在对卫生要求的整洁度上达成了一致,且双方均能更关心和体谅对方;丈夫愿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孩子的成绩有提高,愿意主动做作业,且第一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现在自己有信心经营好这个家庭。临近结案阶段,李某多次向蔡老师表达感激之情:“蔡老师,真的很感激你,我们一家三口的转变都是显而易见的,你真的是我们的引路人,教会我们很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早点认识你,大概我丈夫就不会发生冲动打人致使犯罪的事情了。不过如果不发生这事,我们也不会认识你,所以也算是因祸得福。”。蔡老师真诚地表示这是咨访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并提醒李某做好丈夫的监管。

       经过6次个案心理矫治服务,8次家庭治疗,再次见到张某时,他的表情变柔和了。张某表示通过咨询介入,他与妻子的沟通更顺畅了,最近也感觉自己的心理状态平和了许多,这些转变让蔡老师很欣慰。

       心理咨询师的心声

       家是什么?家是一付重担,家是一份责任;家是彼此的真诚相待,家更是能够白头偕老的慢慢旅程。通过运用心理咨询专业技术,对家庭系统的重新构建,让家庭成员实实在在感受到家庭能给予到的安全、温暖和幸福,并体会到家庭存在的意义。而社矫人员有了家庭的滋养与惦记,在情绪冲动时会更加考虑后果,对减少重新犯罪很有帮助,这便是社区矫正的价值所在。